
限塑令下,環保餐具邁入發展新時代!
發布時間:
2020-11-02
2020年,新的開局并不太美好,澳洲火災、新冠疫情、非洲蝗災,各種環境問題的到來仿佛是在提醒我們環保不能再是口號了。
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限塑令”再度升級,呼吁各行各業為白色污染尋找更好的“綠色方案”。升級版“禁塑令”中明確規定,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包括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費量明顯減少,綠色環保的可降解替代產品得到推廣。
其中,《意見》對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使用作出限制:
到2020 年底,中國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 2022 年底,縣城建成區、景區景點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 2025 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 30%。
賓館、酒店行業
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也將持續縮減。《意見》明確,到 2022 年底,全國范圍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過設置自助購買機、提供續充型洗潔劑等方式提供相關服務;到 2025 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所有賓館、酒店、民宿。
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與提升。在這個契機下,可降解的環保餐具行業勢必將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可降解餐具是指可在自然環境微生物(細菌、霉菌、藻類)和酶作用下,發生生物化學反應,引起外觀霉變到內在質量變化,最終形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餐具。
可降解餐具使用材料分兩種:一種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如紙制品、秸稈、淀粉等,可降解,也稱之為環保產品;另一種是以塑料為主要成分,加入淀粉、光敏劑等物質制成。
環保紙漿餐具開發潛力巨大 前景十分可期
2016年全球軟包裝市場規模為2170億美元,預計至2020年將達到2610億美元,呈現穩步增長態勢。環保紙漿餐具屬于綠色環保產品,所用材料對人體無害、無毒無味、易降解,生產制造、使用和銷毀過程均無污染,產品質量完全符合國家食品衛生要求,產品用完后具有易回收、易處置、易消納等特點,因此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環保紙漿餐具是食品包裝業的又一次改革,其開發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隨著全球維護自然環境、共同維護地球家園的呼聲越來越高,減塑禁塑的要求和規則也越來越多,對于可降解,綠色環保的制品愈加成為酒店餐飲常規采用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