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可降解、可堆肥、可再漿、可回收的檢測標準及相關機構的說明
發(fā)布時間:
2020-09-01
最近這段時間,太多人來咨詢我關于可堆肥、可降解的關系,特別是具體的檢測標準和機構,也會問到可回收、可再漿如何測試。看到一些文章,覺得有必要一起說明下,也算是一個信息普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可堆肥材料認證,是指由權威的第三方經過一定的測試和認證程序,獨立證明某種材料的可堆肥性能,材料堆肥性能,即是指測試堆肥條件下,材料具備如下性能:生物降解能力、崩解能力、重金屬含量、堆肥產品對植物毒性。
全球目前通用認可的標準如下:
歐盟 EN13432
歐盟執(zhí)行的可堆肥降解塑料標準是由歐洲標準委員會制定的標準En 13432《利用堆肥和生物分解來回收的包裝物實驗最終評價的要求》,它是歐盟指令94/62/EC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En 13432 從四個方面對可堆肥材料提出了要求和進行了限定:
A 化學物質限制:規(guī)定可堆肥材料的有機物質、重金屬和氟的最低含量;
B 生物降解性能:對于可控堆肥材料在有氧堆肥條件下最長6個月內必須90%以上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礦物質;
C 崩解性能:規(guī)定可控堆肥材料可使用的最大厚度,此厚度下的可控堆肥降解材料在有氧堆肥條件最長12周內必須瓦解90%以上可通過22mm篩網的碎片;
D 生態(tài)毒理性能:特選植物再引入可堆肥降解材料的堆肥分解物質后達到90%以上的原有成活率和生物性狀;
美國 ASTM D6400
美國從事生物降解材料標準、推廣和技術發(fā)展工作的是生物降解制品研究所(縮寫B(tài)PI)。美國目前執(zhí)行的可堆肥降解塑料標準為ASTM D6400《堆肥化塑料的規(guī)范》。
ASTM D6400結論包括生物降解、崩解和生態(tài)毒理性能三方面:
A 生物降解性能:對于單一聚合物,規(guī)定可控堆肥材料在有氧堆肥條件下最長12個月內必須60%以上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礦物質。而對于共混物,規(guī)定可控堆肥材料在有氧堆肥條件下最長12個月內必須90%以上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礦物質;
B 崩解性能:對于可控堆肥材料可使用的最大厚度,此后剩下的可控堆肥降解材料在有氧堆肥條件下最長12周內必須瓦解成90%以上可通過22mm篩網的碎片;
C 生態(tài)毒理性能:特選植物再引入可控堆肥降解材料的堆肥分解物質后達到90%以上的原有成活率和生物性狀。
澳大利亞 AS4736
澳洲標準委員會為了規(guī)范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可控堆肥降解材料制定的相應標準為AS 4736《生物降解塑料-適合堆肥化或者其他生物處理方式的生物降解塑料》
該標準是在歐洲標準EN 13432的基礎上,另外在生態(tài)毒理性能要求上增加了蚯蚓生態(tài)毒理檢測。
具體要求為:
A 化學物質限制:規(guī)定可控堆肥材料的有機物質、重金屬和氟的最低含量;
B 生物降解性能:規(guī)定可控堆肥材料在有氧堆肥條件下最長個月內必須90%以上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礦物質;
C 崩解性能:規(guī)定可控堆肥降解材料在有氧堆肥條件下最長12周內必須瓦解成90%以上可通過22mm篩網的碎片;
D 生態(tài)毒理性能:特選植物在引入可控堆肥降解材料的堆肥分解物質后達到90%以上的原有成活率和生物性狀,同時還要滿足蚯蚓在引入可控堆肥降解材料的堆肥分解物質后達到90%以上的原有成活率和生物性狀。
日本 GreenPla
日本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認證名為“GreenPla認證”,是由日本可生物降解塑料協(xié)會(BPS)發(fā)起的。
從2000年6月起,BPS開始實行可生物降解塑料產品認證標準,即“GreenPla”標志認證,認證標準為OECD 301C、以及JIS K 6950、JIS K 6951、JIS K 6953。
日本目前執(zhí)行的可控堆肥降解塑料標準為BPS制定的JIS K 6950,具體要求有:
A 化學物質限制:規(guī)定可控堆肥材料的有機物質和重金屬最低含量;
B 生物降解性能:規(guī)定可控堆肥材料在有氧堆肥條件下必須60%以上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礦物質,具體時間跨度沒有明確規(guī)定;
C 崩解性能:規(guī)定可控堆肥材料可使用的最大厚度,此厚度下的可控堆肥降解材料在有氧堆肥條件下最長12周內必須瓦解成90%以上可通過22mm篩網的碎片;
D 生態(tài)毒理性能:特選植物在引入可控堆肥降解材料的堆肥分解物質后達到90%以上的原有成活率和生物性狀或是蚯蚓在引入可控堆肥降解材料的堆肥分解物質后達到90%以上的原有成活率和生物性狀。
中國 GB18006/T19277
2006年,我國出臺了《降解塑料的定義、分類、標志和降解性能要求》標準,可控堆肥材料作為降解塑料的一類在該標準中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并且對其生物降解性能和崩解性能進行了規(guī)定,具體規(guī)定為:
A 生物降解性能:規(guī)定可控堆肥材料在有氧堆肥條件最長6個月內下必須60以上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礦物質;
B 崩解性能:規(guī)定可控堆肥材料可使用的最大厚度,此厚度下的可控堆肥降解材料在有氧堆肥條件下最長12周內必須瓦解成90%以上可通過22mm篩網的碎片。
目前,我國已公布的有關試驗標準如下:
GB18006.1-1999“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條件”,
GB/T18006.2-1999“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降解性能試驗方法”,
HJBZ12-2000“包裝制品環(huán)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HBC1-2001“一次性餐飲具環(huán)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QB/T2461-1999“包裝用降解聚乙烯薄膜”
可以看得出來,相對于國外的檢測標準,我們國標還是相對寬松的,不過目前海南當?shù)赜型瞥鲎陨淼膰栏駱藴剩锝到庑阅芤惨?0%以上。對于紙包裝可參考國標GB/T19277.1-1,海南可以參考當?shù)貥藴蔇B 46/T 505-2020。
當然,對于紙包裝也特別關注的可再漿、可回收測試,其實國內一般的造紙學院都可以驗證測試的,或者是找中國紙院都有很好的設備來驗證能否再漿利用。不過我們國內沒有這塊的具體標準,只能做個實驗出具測試結果。全球范圍可以做且得到普遍認可的只有德國制漿造紙研究院,也就是PTS,他們有測試方法并有檢測標準,下面是其官網,有興趣的可以直接聯(lián)系,測試通過后會出具Recycle的證明文件。另外也可以聯(lián)系美國UL進行第三方認證。https://www.ptspaper.com/
國外目前可以聯(lián)系的生物降解認證機構有:
德國 DIN CERTCO標準化認證中心、
比利時AIB-Vincotte機構認證OK Biobased
BPI (美國生物分解塑料研究所)
以目前比較流行的BPI為例,其認證流程如下
途徑一:
1、由新原料制成的產品(在歐美沒有認證)。
2、在終端產品上運行ASTM D6400或D6868測試,運行紅外光譜FTIR和灰末測試,在認證實驗室中進行。
3、聯(lián)系BPI。
4、簽訂保密協(xié)議。
5、通過四位評審者,評審所有測試結果,以確認符合標準。通過途徑一取得認證的費用為USD4800 。
6、簽署許可協(xié)議,得到BPI標示使用權,公司產品信息將被列在BPI網站上,費用USD3000(年費:USD3000)。
途徑二:
1、由已通過認證材料制成的產品(在歐美有認證)。
2、在認證實驗室中進行紅外光譜FTIR和灰末測試。
3、聯(lián)系BPI。
4、簽訂保密協(xié)議,通過一位評審者,確認配方,原認證是否符合標準。通過途徑二所需要的費用為USD1500。
6、簽署許可協(xié)議,得到BPI標示使用權,公司產品信息將被列在BPI網站上,費用USD3000(年費:USD3000)。
除了符合基于EN 13432和ASTM D6400的工業(yè)堆肥認證外,還有一個就是“家庭可堆肥”,即Home Compost。目前,家庭可堆肥包裝和阻隔材料沒有具體的國際或國家標準,現(xiàn)有的歐盟標準及其他國家采用的版本涉及模擬工業(yè)規(guī)模堆肥的測試方法。
例如比利時的“OK Compost Home”規(guī)范,就是由認證機構Vincotte管理的,該機構還運行其“OK Compost”(符合EN 13432)認證計劃。該規(guī)范包含與EN 13432類似的要求,但對于家用可堆肥,具體測試溫度和持續(xù)時間不同 。具體對比可以看下表所列:
所以目前市場上,如果有產品聲稱它是“可堆肥的”,那么這種說法僅涉及工業(yè)可堆肥性,除非它可以被'Vincotte的家庭可堆肥認證顯示“OK Compost Home”標志。